青云炮轰阿里云:“中国只有两种云”涉嫌违反广告法,要求道歉
4月26日,在“2018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阿里云副总裁李津发表了题为“中国云计算必须走‘自主可控的云'之路”的演讲,其中提到:“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
李津提到,中国云计算呈现出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从底层操作系统开始自主研发,比如阿里云的飞天;一种是基于OpenStack等第三方软件搭建。
这一言论遭到了青云反击,青云公号QingCloud4月26日晚间发文反击,其中称:“我们不相信拥有上千名工程师的阿里云,能够无知到真的认为中国只有’飞天云‘是自主可控的云。”
在名为《讨「两种云」檄》的文章中,青云认为李津的言论与实际情况不符,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青云后续会要求阿里云收回言论并道歉。
对此青云QingCloud向回应:
阿里云的“两种云”言论否认了包括青云在内的云服务商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事实上,青云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平台和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业界的共识。阿里云的虚假宣传毫无依据、歪曲事实,青云郑重要求阿里云收回“两种云”的言论,并向青云在内的云计算企业道歉。
对此采访到了佰邦达创始人王宏林,他认为,云市场各家在公开言论表达上应该更加友好一些,良好的氛围可以帮助行业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王宏林提到,“中兴事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公众对核心技术关注,这种关注并不能一概而论,对比芯片和云计算,两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情况,其中双方研发体系并不一样,芯片层确实需要掌握核心技术;但在云计算领域开源是潮流也是大趋势,不能过分强调闭源技术优势而忽视开源技术带来的商业空间与机会。
据了解,阿里的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诞生于2009年2月,该技术由2008年阿里巴巴组建的技术团队开发完成,飞天通过后续不断发展与技术升级,逐渐成为阿里云的业务核心与亮点。
2010年8月飞天成为阿里集团内部四大应用的公共基础(搜索-大规模在线、离线应用、邮箱-结构化在线应用、小文件存储-海量文件存储、阿里金融-大数据应用),2015年6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完成“登月计划”,将所有数据存储、计算任务全部迁移至飞天平台。
飞天作为阿里云的核心技术,阿里巴巴仍不断拓展产品体系,2016年4月,阿里云发布专有云(Apsara Stack),支持企业客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飞天操作系统。
对于公有云的核心技术,UCloud创始人季昕华告诉,基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优秀公有云案例来看,好的公有云基本都是基于部分开源技术做的深度闭源开发,案例包括美国的AWS、微软云Azure、谷歌云以及中国的阿里云、腾讯云、UCloud。季昕华也提到,更早之前他也下过判断,好的公有云服务少不了企业的核心研发与投入。
另一方面,OpenStack作为2010年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的开源云项目,成为许多云服务厂商特别是私有云服务商常用的开源技术架构。国内有众多基于OpenStack开发产品的云服务厂商,包括此前报道过的EasyStack、云途腾、华为云等,其中华为在OpenStack贡献榜一直稳居前十,排名靠前的厂商还包括海外的HP、Mirantis、Red Hat等。
在此之前也有投资机构认为开源技术在2018年迎来重大发展,Docker,Kubernetes,Nginx等公司都提供开源代码,MongoDB,Cloudera、Talend、Mulesoft等开源公司也上市了,未来会有更多的开源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实现上市。
季昕华认为,目前公有云领域不适宜完全使用开源技术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开源技术并不够好,其次从商业角度而言,开源技术缺乏差异化,不存在商业优势,再次,为了支持公有云平台的海量规模,现有开源技术需要进行深度的改造,并不能简单的拿过来直接用;最后对于服务商而言,自主可控十分关键,能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合适产品,因此自开发的自主可控技术十分重要。
在公有云市场,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UCloud、青云、百度云、京东云、华为云等各家仍抱有极大信心抢占市场,其战火从基础投入到公关战层出不穷,核心技术的话题伴随“中兴事件”再被提及,中国市场仍未到饱和阶段,厂商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的价值远大于展开竞争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