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鸡用椰子泡温泉的故事
先说
文末有福利哦!
用这个做标题有点扯
故事的结局就是文昌鸡变成了椰子鸡。
很冷
对不对!
圆滚滚无聊地冷笑话了一次。
进入正题
呃……我说我上菜拍照万就只顾吃,忘了拍门面和环境了,你们信么?
真的是忘了拍了!
此前圆滚滚去新开业的世茂双子星吃过椰子鸡,有对比才知差距。这次探食椰子营就是带着标准来的。
位于中华城五楼的椰子营是圆滚滚听厦门旅游广播(FM94.0)得知的消息。某节目里,一群试吃者大呼小叫喊着好吃时,我并不以为然:吃人嘴软嘛。使劲说好吃什么的很平常的。过去也曾经听了去吃,结果差强人意。所以后来大都一笑了之。直到那一天,某男主持人偶然话题说起,女主持人竟自言自语低声嘟哝了一句:确实好吃。可以听出,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那一刻,实实在在勾起了圆滚滚的好奇心。于是说走就走!
到了椰子营门口大约已经是中午13:30了,过了饭点,人很少。圆滚滚没有观察门面就直接就进了餐厅,按照记忆中那些试吃者的推荐点了一份“竹荪椰子鸡”、一份“炭烧猪颈肉”,甜点“原味招牌椰子冻”、饮料“泰国椰青”。然后等上菜。
大概是过了饭点,服务员都有些累了吧,不热情,圆滚滚路过时抬头一眼,就自顾自收拾着桌子;圆滚滚点菜时也没有任何介绍,就只问可以点菜了吗?一切靠自己了。幸好哥有认真听节目。
上来一个不锈钢锅,服务员直接开了电磁炉就走开了。节目里说,里头的汤汁是纯椰青,一整颗椰子里的椰青倒进去的。我没看到怎么倒进锅里,反正我知道可以直接喝,于是舀了一勺子,清清凉凉的挺甘甜。还是留着烫鸡块吧。这时,我点的泰国椰青端上来了,汲一口,味道竟和锅里的一个味!
满怀期待地等着汤烧开。不一会,锅里飘出的蒸汽一下就闻出了海边的气息。开锅,下鸡,盖盖,翻转沙漏。一系列无师自通的动作完美诠释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趁着开锅前,普及一下知识吧。
知识普及:
文昌鸡的祖先,据说发源于海南省文昌市的潭牛镇天赐村。村里有几棵大榕树,树籽满落地上,鸡只吃进肚里,从光绪年间开始,一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渐养成了今天这身材娇小,毛色光泽,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优质鸡种。现代的集约化养殖,虽然没有那么多榕树籽可喂,却也是十分讲究。须于山场树林之中放养,给它一个空间,让它自由活动,令其采食到充足的野果以及螺、虫、蜢等动物蛋白,一早一晚,还得喂养小量大米,糠和番薯之类的农作物。放养月6个月后,鸡以可食--不过且慢,宰杀之前,还需将鸡置于安静避光处,不宜让其随便走动,连续育肥30天以上。
开锅喽!
嫩白的鸡肉、吸饱汤汁的竹荪、汤汁上飘着少许的鸡油。简简单单却是香气四溢。毫不夸张的说,的确能让调动起味蕾的欲望。
竹荪吸满汤汁
鸡肉皮薄肉厚却很鲜嫩
不沾酱料直接吃会有点腥味,但所谓原汁原味才能真的感受到文昌鸡的不凡,鸡皮薄得有点脆,皮下基本没有脂肪,肉质很有弹性,因为吸过了椰青,所以用筷子按一下会有少许汤汁渗出。鸡肉已经和椰青完美融合了。
椰子营也准备了自有的独特酱料,服务员依然不介绍,依稀记得老板在广播里说过,这酱油里加了自制的豉汁,配上专用的沙姜末,再挤几滴金桔汁,便是上好的椰子鸡绝配。
沙姜不同于你所记得的生姜,它不以强势的味道覆盖腥味,而以柔和的清香相伴,并不喧宾夺主。加上金桔少许酸味,沁人心脾。
除了椰子鸡,椰子营里还有一样值得推荐的菜品,那就是炭烧猪颈肉。原本这道菜并不值得稀奇,因为到处都有,菜市场的冻品里也有卖腌制好的,自己回家煎一煎就很好吃了。可是为什么要推荐呢?我们先来看看颜值——
是不是很上相?
颜值好了,味道也不能差。选取最中间多肉的一块尝。咦?不是脆的!完完全全不同于那些冻品,味道也完全不一样。仔细观察了一下,可以肯定是鲜肉腌制再碳烤致熟。肉有韧性,嚼劲,纹理清晰,肉汁锁在肉里,入口嚼食不干,少许焦香恰到好处。吃货们可一定要吃!
至于“招牌椰子冻”,圆滚滚不大吃甜品,没有太多研究,也就不多做评论。简单描述起来就是爽滑白嫩清甜,口感很想蒸水蛋,不过更有弹性一些。
小
建议
说好的福利来啦!
圆滚滚哦吧在月底口袋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咬紧牙关自掏了一张VIP卡。大家可以记下卡号,直接享受会员价,不用再另外掏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