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用三十元一斤的大米煮米饭,不管怎么煮都要比用三元一斤的大米,煮出来的米饭好吃又香甜。大米的好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米饭的口感,但不能说明一碗好吃又受人喜爱的大米饭,只有好米才能煮出来。

日常我们去饭店吃米饭,大部分都是使用的普通大米,但不同店家的米饭口感却大有不同。其实煮米饭,看似简单,但其中也是包含诀窍的。掌握不好,即使是三十元一斤的大米,煮出来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口感。所以煮米饭时,别直接加水下锅,牢记4个诀窍,米饭香甜,颗粒分明。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在熬粥,还是煮米饭;我们都会提前把大米淘洗几遍;淘洗虽说是干净,但淘洗方法不对,会容易使米粒表层的营养素被水溶解,造成大米营养素的流失。有实验表明,大米经过淘洗2~3次后,硫胺素会损失30~60%;核黄素和烟酸可损失近25%;并且淘洗过程中搓洗大米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或在水中泡的时间越长,大米营养素的损失就会越多。

所以在大米淘洗的时候,要用冷水淘洗,并且淘洗的时候避免用力反复搓洗,淘洗次数尽量不要超过3次,否则淘洗的次数越多,大米的营养物质流失得也比较多。并且煮出来的米饭口感也会大大降低。

煮米饭要想颗粒分明,软糯且Q弹,加水量也是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煮大米饭的加水量和大米的品种,吸水量有关。但基本上都掌握在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5之间。如果喜欢吃软一些就掌握在水是1.4左右。喜欢硬一些水就在1.2左右。如果觉得这样中规中矩的来测量觉得麻烦,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像有些朋友煮米饭的时候,喜欢在里面加一些粗粮,像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等,那这个时候就要适当多加一些水,因为粗粮相对来说比较“吃水”。如果放的水少了,煮出的饭口感会非常硬,不适合长期食用。

一般情况下在大饭店吃米饭,仔细观察米饭都比较透亮,晶莹剔透的;而自己回到家煮的米饭却总是不够鲜亮。这其实就是和加几滴食用油有关系。一般情况,我们煮米饭都是直接加水进去的。但这个时候可以再滴点熟花生油或者猪油,这样煮出来的米饭不仅松软而且味道更香。

另外就是往水里滴几滴白醋,煮出的米饭也会更加洁白、味香;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疑问,加醋米饭不会变味吗?先肯定告诉大家:不会!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在高温下与水结合,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一个物理现象“糊化”。淀粉糊化过程中,酸碱性是会影响糊化的程度的。一般情况下来说,酸性环境抑制淀粉糊化,碱性环境促进淀粉糊化。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煮小米粥加碱面时会更粘稠。而煮大米的时候加几滴醋,米饭会更洁白且又颗粒分明,就是这个原因。

但记得醋不要加得太多,一般情况下,一斤大米控制在1-1.5毫升醋的比例即可。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不仅没有酸味,而且米饭更香,粒粒分明。煮出来的米饭也更容易存放。

一般蒸米饭,都是淘洗干净后,直接拧开水龙头加水,然后就直接开始煮。但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你会发现即使是几十元一斤的大米,香味也不够浓郁。这主要原因,其实也和用什么水有关系。

煮米饭,最好是用开水煮,或者是将水煮沸后再放米;这样大米本身,是一边吸收水分一边被加热,当大米中的蛋白质遇热凝固后,大米的米粒就不会容易破碎,颗粒分明也比较完整。并且用开水煮出来的米饭,在蒸煮过程中大米部分淀粉糊化层,会逸出后溶于汤中,尤其是熬粥会更有黏性,口感也会更好。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部分家庭都是用电饭煲蒸米饭。那这个时候米饭自动“跳闸”之后,其实就说明已经好了。但这个时候切记不要着急开盖,也不要直接切掉电源。让大米在保温状态下焖5分钟左右,然后再把插头,开盖。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不仅粒粒分明,不愁不黏,而且还不容易粘锅。

另外还有一点的是,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并不一定要用新米或者是几十元一斤的优质大米。用茶水代替普通的开水来煮饭,这样煮出来的米饭不仅香味浓郁,粒粒分明。尤其是比较适合家里有中老年人的,建议可以用茶水代替开水煮米饭。

煮米饭,看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里面也隐藏着诸多的小细节和小学问。比如煮米饭放水量,其实除了掌握精准的比例之外,日常自己总结的经验,也可以让你不用测量放水量,煮出来的米饭软硬度也会让每个人满意。但如果经验不足,那建议大家最好是中规中矩照着来,即使不是大厨,也要胜似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