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如一支美妆笔,给台州古城临海的紫阳街涂了个“相看两不厌”的彩妆。古街川流不息的人流量,就像假期里的体重,即便是这连绵不绝的春雨一直在“泼冷水”,也依旧降不下去。

江南的古镇街巷,不同的阶段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看头:阳春三月寻绿意,夏日炎炎看斜影,秋高气爽追落叶,腊月寒冬待微霜。要说冬去春来的春节期间,紫阳街里什么最值得期待?那自然是吃不完的美食啦。

但真能“吃”懂紫阳街的,也只有老古城人了。

紫阳街80多岁的阮大爷,偏瘫走不了路,最爱坐在轮椅上,在家门口看边走边饕餮的人流。这个人是不是真“吃货”,那个人是不是外地游客,阮大爷扫上一眼,便能猜出个六七分,靠的便是观察他们买在手里的一堆美食。

不识古城底蕴,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会习惯性地去买臭豆腐,烤大鱿鱼,糖葫芦串……这些“外来和尚”虽然经也念得不错,但始终是“赘婿”,在这历史浸泡过的古街里能占一席之地,但难登“大雅之堂”。

稍微懂临海的游客,则是会去找蛋清羊尾,手作海苔饼,现包食饼筒,还有香掉鼻子的麦饼,或者是考验牙口好不好的临海羊角蹄。

而嘴巴“刁钻”的本地食客,常规的地方小食已经难提兴趣,于是满大街翻找能“感动”自己的美食。

最能动情动人的,便是魂灵深处的回忆。

春节期间,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临海紫阳街的缩影,美食记录占了绝大多数。细心的人可能留意到,出境率最高的,是一种造型土气,其貌不扬,名不见经传的小吃,无数网友看完后念念不忘,跟帖追问:“这是什么啊?”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被勾起了好奇,趁着假期,跑到紫阳街上一探究竟。

沿街遍寻,记者终于在紫阳街223号找到了网上的这家网红店。这家名叫“老姨桃浆”的店铺,乍一看,这是一家卖桃浆为主的小食店。店主詹阿姨正“不务正业”地在赶制那款网红食品,看招牌原来名叫“萝卜墩”。简陋的招牌是一张用毛笔字写的红纸,下面排着长龙。

比起周边那些颇具规模的餐饮店,詹阿姨的小店有些“鸡蛋壳里做道场”的感觉,“萝卜墩”这道美食的制作就在这弹丸之地进行。

现已60多岁的詹阿姨苦了大半辈子,为了讨生活,做过制衣厂的女工,开过副食小店,在家做过彩灯,生活的不易全部刻在了满是沟壑的手上。但唯独不变的,是詹阿姨翻花变戏法一般的厨艺。

“墩”如其名,它里面的馅料,以白萝卜为主。“萝卜墩”之所以叫这个奇怪的名字,主要是源自于它简单无华的造型,就像一个摆在地上的石墩,因此得名。

时间倒回去40余年,萝卜墩在临海街头并不少见。那会儿物资匮乏,白萝卜块加上点虾皮,便能让人魂牵梦绕。无数70后80后,当时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便是用一张100分的考卷跟大人换几枚买萝卜墩的硬币。

时光荏苒,几十年后的今天,民富国强,物资丰富,早已不是节衣缩食的过去,无数穿梭于旧时光的小食,在时代的发展中归隐。

“以前家里穷,出去买可舍不得,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有些白萝卜等食材,才会自己做一些。”做萝卜墩的手艺,詹阿姨就是那时候学起来的。

几十年后,再次把尘封老手艺拿出来时,萝卜墩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承载着一个时代人的味觉记忆。

因为大众对美食的标准越来越“苛刻”,詹阿姨对原先的做法进行改良升级:除了白萝卜加虾皮的原材料外,詹阿姨还加入胡萝卜,鸡腿菇,鸡蛋等食材,配上一定比例的蒜苗,虽然是很素的馅料,但依旧有“鲜掉下巴”的魔力。

油锅烧热,詹阿姨先将金属勺子放进热油里加热,随后用面糊迅速在勺子内侧形成一层底皮,随后将事先炒制好的馅料加入勺内,数量刚好装满整个勺子,再在顶上“封”一层粉糊,随后放进热油里煎炸,在油泡翻滚间,馋人的香气已经开始灌进鼻腔。

等外壳基本成型后,詹阿姨将萝卜墩从勺子里倒出来,大约炮制1分钟左后,等外皮完全熟透酥脆了,一个萝卜墩便做好了。

詹阿姨是个讲究人,装萝卜墩不用塑料袋,用的是定制的纸袋子。“油炸食品本身温度很高,直接装进塑料袋里会产生毒素;而且萝卜墩刚炸出来,表皮会比较油,纸袋子刚好可以把多余的油脂吸收掉,吃起来更加健康。”

这段时间,詹阿姨的店门口顾客络绎不绝,不少人吃过一次,绕了大老远路又来买。“别多买,这个要趁热吃。”小时新闻记者排了半天队,花4元钱买了一个尝尝。

刚拿到手里,萝卜墩热得还有些烫手,在火急火燎中等它稍微降了温,赶紧往嘴里塞。一口下去,松脆的表皮撕开一到口子。“哇,这也太香了吧。”恰到好处的油温让萝卜墩嘎嘣脆,咬进去后,里面的馅料微微渗着汁液,猝不及防间,清香萦绕唇齿间,各种食材交相呼应,好像嘴巴里演奏起了交响乐,着实让味蕾好好享受了一把。

“因为相比其他好吃的东西,萝卜墩相对没那么叫座,说不定炸点薯条更简便更好卖呢;另外萝卜墩配料和制作还是比较复杂的,用料,火候都比较讲究,并不是那么容易上手;最关键的,是卖其他小吃一份十几二十块,利润可观,萝卜墩往往走薄利多销路线,忙活半天,也赚不到多少钱,更多的只是卖一份情怀吧。”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总有一些东西不愿随其大流,它按照自己的脚步慢慢悠悠,它坦然面对被岁月逐渐排挤的现实,但总会有一段记忆在牵挂着它。无论何时重现,它都能做到“复出即巅峰”。

是回忆与怀旧,给了我们人情味和烟火气。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