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这句话是小时候姥姥姥爷告诉我的,而“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的像乞丐”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在中国的饮食历程中,好像一个很奇怪的演变史,从当年最重视早餐,到后来最重视午餐的正餐,再到现在最开心的莫过于夜里的晚餐。这样的演变历程中也让人逐渐忘记了中国当年的这种盛大的早餐。

中国人有多能吃晚餐就有多会吃早餐的这句话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哟哟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油条配上豆腐脑,早餐吃完再开搞”。胡辣汤加肉夹馍、热干面和叉烧包,加上中国最丰盛的广式早茶,说实话哪个国家都不能和中国相比,而且给一个皇帝做也是老百姓不换的快乐。

但是在当年还有一种早餐,在现在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这种吃法就是“早酒”。很多人大概都会在早上喝豆浆、喝牛奶、喝粥,但是很少有人会在早上喝酒的,因为肠胃清晨比较脆弱的关系,这一吃法貌似已经不占主流。但是很少有人明白“早上饮酒,其味最胜”。

现在新世纪的早酒客基本已经寻不到了,因为新桃换旧符,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中,早酒的大爷们都已经开始了养老的生活,旧时代的生活方式和闲情逸致很难从主流中超脱出来。但是早年的习惯依旧会让他们天不亮就走进小酒馆。

很多地方的早酒形式十分简单,我们依旧可以把它说成早上吃来随笔吃上一点儿。农家做上几样小菜,炒个鸡蛋加上一盘儿花生米儿,然后咸菜一整配上点小酒,这一顿早酒就成了,其实菜是什么无所谓,能下酒就行了。

也有听闻把早酒吃得十分享受的。上海周周边的地方有个习惯,伏天早上常吃羊肉,喝小酒。羊肉下酒,端得是个滋味浓醇,保暖养生。羊肉嫩滑,酒香逸散,听着就开始流口水。

但是这其中的一个疑点是,在北方都是冬天吃羊肉养生暖身。这边伏天吃羊肉是几个意思?羊羔美酒快哉怎么听都上海这样现代的城市扯不上关系。但是吃羊肉早酒的大爷们才不会管这些。只要小酒馆开门老人们就会踩着点儿上门。

但是年轻人即便肠胃好的也很少在一大清早这么吃。但是世上可不止有一种早酒,悠闲的早酒里有一种更丰盛,更豪迈,也更热闹。能让人看起来就愿意把这将尽不尽的岁月,就这么半瓶半瓶地消磨。

在湖北的早晨可以说是最热闹的了,热锅滚油做早餐,饮酒晨时正当欢。湖北的荆州早市是最热闹的了,大早上吃火锅你们谁见过?估计没几个城市会这样干,但是恰巧湖北可以。

火锅里放的还净是硬货,牛杂、牛筋、油豆泡。整上几个热菜香味扑鼻,推杯换盏的喜乐里是一天最旺盛的精力,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喝早酒的老友们,喜欢在火锅上盖上一碗粉,现炒好的臊子一浇,油香冲脑,吃完算完。

而这在江西泰和,酒肉的欢愉早已天下闻名。那早已不能叫早酒,可以说是一条长街盛宴。客人就座的时候就可以开席。乌鸡加盐煮,一锅嚼着吃。江西人爱吃啦也不是一两天了,大把大把的辣椒撒上去,早晨就这样神气十足。

有位老爷爷说过,现在没有早酒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早上起来老朋友们无处可聚了,只能找个由头坐在一起侃來侃去的排遣寂寞,家长里短。没有酒,尽是难以下咽的事儿。

在新时代关于早酒视频的视频里,人们也不太理解这种行为:早晚喝死、闲得慌、拿着拆迁款和年轻人的房租换酒的言论看得人不知如何是好。作为新一代人最大的学习平台,网络上的海潮逐渐淹没了早酒,这一中国盛大的早餐。

现在确实不再是早酒的年头了。而在某一天,最后一桌不清醒的早酒散席那么它就不会再回来了。等那一代真正的更迭过去,现在被标榜新一代的生活,也该出现新的生命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