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周就是端午节了,家里的粽子买了吗?又有什么“猎奇”的口味吸引了你的注意?妈妈是不是一不小心买多了,又让你把粽子当早餐吃了?

众所周知,吃粽子有甜咸党,但是这些年不少网红粽子已经征服了倔强的南北方人,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是“风很大”的粽子吧~

以“餐桌上的黑钻石”——黑松露为风味,搭配云南火腿,又或者是肉质鲜嫩的黑毛猪肉,口感更细腻,芬芳又浓郁。火腿则油脂更丰富,吃起来更有嚼劲。

梅菜扣肉为客家名菜之一,包进粽子里,不仅肉质软腍又带有梅菜的香气,但是扣肉里肥肉的比例比较多,吃多了会稍觉油腻。

除了鲍鱼,还有五花肉、咸蛋黄、瑶柱、虾仁、香菇、莲子、鱿鱼,可以说是海鲜盛宴了,每吃一口都有不同的鲜美触碰味蕾,非常有层次,相信会是十分惊艳的味道。

用燕麦、藜麦和黑糯米替代传统的白糯米,增加了粗杂粮的比例,但是内馅还是细腻的豆沙,谷物的清香又中和了豆沙的甜腻,对喜欢吃甜的但是担心糖分的人来说,会比传统豆沙粽更佳。

比起普通的糯米,血糯米的甜度更高,但是营养价值要高于白糯米,因为血糯米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而且吃起来更有弹性;

但是栗子则属于高碳水化合物的食材,吃下去饱腹感十足,如果没有额外添加糖分的话,也是比较优秀的甜粽子。

过去一年火遍了全网的生椰拿铁,当然拿来做粽子也不违和,当咖啡遇见粽子,碰上热带的椰浆,可以说是用清新中和了甜腻,粽子满满的奶咖香味,苦涩中带点甜,再蘸点清爽的椰浆,是咖啡爱好者追求的味道没错了。

不管是咸粽还是甜粽,如果糖分多了或者是脂肪多了,都是热量炸弹。过多热量形成脂肪堆积在体內,容易对健康造成负担,提升三高问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

以一颗普通肉粽为例,100G约200~300KCAL,体重60KG的人用慢跑的方式必须跑到30分钟才能消耗掉热量,如果是更大、热量更高的粽子,消耗起来就更费力。

每年的粽子口味都会推陈出新,但不变的是原料搭配,比如:

甜粽里选择添加糖少的,水果原料含量高的比腌渍过的水果粽更佳。

一颗小小的粽子,很有可能热量却惊人。所以不论是甜咸粽,都建议吃不超过手心大小的量(约100G),如果是甜粽,则50G就可以了,不然很有可能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说到这里,大家就要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了,即每100G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有一些粽子看着热量不高,但是个头却不小,我们吃之前要以实际重量去换算。

同样重量的咸粽和甜粽,甜粽内馅多红枣、豆沙、板栗等,辅以白糖或猪油入馅,富含碳水化合物;而咸粽以肉类和蛋类等富含油脂、蛋白质的材料为内馅,GI值没有甜粽高。

我们建议每天的糖分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控制在5%以下则更佳,因此把握好粽子的个头更为重要。

吃咸粽的时候,我们会用甜辣酱做搭配,吃甜粽的时候,更有可能用白砂糖来做蘸料,如果每次都蘸上满满的白糖,那么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十卡的热量。

粽子含有主食(糯米)、肉类,不应该当作点心吃,而且更要搭配蔬菜,如果吃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粽子,则应搭配一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分量,补充膳食纤维。

糯米本身不好消化,再加上高油脂的配料会延长胃排空时间,吃多了、快了就容易消化不良所以我们吃的时候要放慢速度,细嚼慢咽;

凉的粽子加热后再吃,因为糯米放凉之后,里头的淀粉会出现回生现象,产生抗性淀粉,米粒会变硬导致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这会给肠道增加消化负担。

今年你PICK哪个味道呢?猎奇的口味吃起来,别忘了给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