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海域的硬货,认识的才是真的会吃!
中国疆域辽阔,你们知道哪些区域,最盛产海鲜?哪个地方的海鲜最受欢迎?
地理书上说,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优良的渔场,也就容易出产最美的海鲜。在这个基础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就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海鲜出产之地,而沿岸的居民们也就“靠海吃海”,把自家的海鲜做出了本地特色的味道。
渤海,旧称勃海、北海。渤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与黄海分界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是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头间的连线为分界,这种意义下,渤海的面积在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小,只有约为7.7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洋流少而微弱,因此成了绝佳的海鲜“孵化场”。渤海大致可分为三块区域:北面的辽东湾、西边的渤海湾和南面的莱州湾,每块区域的海鲜也有自己的特色。
渤海的辽东湾,出产中国最好的刺参。这里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海参产地,常年低温,盐分均衡,自然纯净的水质以及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使得生活在海底的海参生长缓慢,但也正因此,让它们体内积累了更多的氨基酸、多糖等营养物质,味道尤为鲜美。我国古代人民就早已认识到了“产地决定品质”的自然规律,《本草纲目》中曾有“(海参)产自辽东湾,质地尤好,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的记载。
海胆也是辽东湾的招牌海鲜,它正应了“坚壳之下,必有美味”——尖刺硬壳包裹的“海胆黄”肥嫩鲜美。辽东湾的海胆以紫海胆为主,在“海胆圈儿”,一年四季都能尝到的马粪胆和紫海胆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如果你是一个地道的大连人,一定知道:刺锅子这个称谓只属于长刺的紫胆。首先:外形上秒杀,紫海胆是马粪胆的2.5倍。其次,气势上镇压,因为口味鲜甜,许多人喜欢直接生吃。吃的时候需要搭配适当的作料,让芥末和酱油做的调味汁充分浸透到海胆里面后,才可用小勺食用。细腻的品食中,浓香流转在舌齿间,久久不忍下咽。直到吃完,鲜美与滑润仍久久的留在味蕾的记忆上,挥之不去。
中国北方最大的鲍鱼产地也在辽东湾,大连是中国皱纹盘鲍的主产地。皱纹盘鲍俗称“四孔鲍”和“鲍鱼”,表面呈灰棕色,有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肉质细嫩柔韧,口感上好,是我国各种鲍类中品质最好、价格最高、最受欢迎的种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渤海湾泥沙底质,海底平坦,是多种经济鱼类的产卵、索饵场,有我国“天然鱼仓”美誉,由于有丰富浮游生物做饵料,这里出产的皮皮虾肉质尤为肥美。每年春天是属于皮皮虾的季节,清明前后,正是皮皮虾大量上市的时间,这段时间的皮皮虾肉质饱满,味道鲜美,绝对是春季最美味的海鲜之一。
渤海湾刀鱼是渤海渔场著名的经济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钟爱。但这种所谓的“刀鱼”跟真正的刀鱼是两码事,它其实是一种带鱼,即“渤海湾刀鱼”的简称。上世纪60~70年代,“渤海刀”尚能形成渔汛,但到上世纪80年代末,“渤海刀”逐年减少,如今,已非常罕见,渤海湾刀鱼的鲜美味道在很多人记忆中已成“绝唱”。
“渤海刀”之所以鲜美异常,一是由于渤海的水温水质以及气候特别适合它的生存;二是因为它身体细长,一身细密芒刺,以轻薄到不能再薄之体态,肉、刺几成一体。因弱骨柔肌,体薄轻盈,才能在水中快速游弋,而游动速度越快,越在水流中激成一身活肉,吃起来肉质细腻有弹性,更鲜溜。那香味真的是让人难忘,特别是鱼肚子处的脂肪部分,入口即化!“渤海刀”之味美,全在刺上,品尝其鲜,其肉之薄嫩,筷尖只需轻轻一点,已见芒刺,刺与肉本是一体的。你要像婴儿般仔细吮吸刺上的嫩肉,再把吸完肉的刺完整吐出来才能真正体验到其美。
中华虎头蟹外形奇特,头胸甲圆形,表面有颗粒状隆起在前部及中部特别显著。鳃区各有一个呈深紫色圆斑,如虎眼状。这种蟹主要在我国山东半岛、渤海湾、辽东半岛等海域均有分布。中华虎头蟹生长十分缓慢,一只半斤重的虎头蟹,需要生长三四年。近年来,随着海洋沙滩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虎头蟹越来越少,连渔民都很少见到了。
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母蟹便从黄河口以北的越冬场,陆续向渤海的沿海港湾、河口览食、繁殖。母蟹蹬籽前肉肥膏满,大者斤余重。产卵后体弱肉瘦,香虽不如前,鲜度却有增无减。
盛夏前,公蟹从越冬场成群结队,姗姗横行而来,到近岸觅食,寻求配偶。此时,公蟹体重多肉,质量优于母蟹,故有“春吃团脐(雌),伏吃长脐(雄)”之说。待中秋节之后,莱州蟹日渐丰腴,至霜降前后,个个都脂膏盈甲,壳满肉肥,当地谓之“顶盖肥”,是一年中食用的又一最佳季节。这种蟹背面有三个隆起部分,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形似梭子,故俗称“三疣梭子蟹”。
海肠,胶东渔民称“海鸡子”,这种海鲜虽然外地也有,但以品质而言,渤海一带出产的最好。长相奇丑无比,入口却是倾国倾城。在有些地方人们把它叫做“裸体海参”,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
海肠是鲁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调方法也很多,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据传海肠有催情的功效,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以形补形”,而是因为它含有人体所需的 V E等多种微量元素。海肠与韭菜同炒,不仅味道鲜美,更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
天鹅蛋,并非是天鹅的卵,而是一种贝类。个体较大,体重超过半公斤,且蛤肉肥满,味道极为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出了渤海海峡,海面骤然开阔,深度逐渐加大,这就是黄海。黄海因为古时黄河水流入,江河搬运来大量泥沙,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变小,故呈现黄色,黄海之名因此而得。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黄海寒暖流交汇,水产丰富,既有很多本地特有的常驻种类,也有许多随着“鱼汛”到来的过客。
对虾是我国特有的海产珍品。为什么叫对虾呢?因为从古到今,我国北方的沿海居民历来习惯以“一对”为单位出售这种大虾,渔民也常常以“多少对”来计算捕获的成果。久而久之,“对虾”的名称就约定成俗地流传了下来。中国对虾是一种洄游性虾类,世世代代在中国的黄海和渤海做定期洄游,绝不到别的海域去,正所谓“恋土难移”。黄海北部的对虾是中国对虾中品质最好的一种,它颜色青灰、壳厚肉足,个头也比渤海对虾大。1971年,“三八”号渔船接到海事指挥部通知后,赶赴黄海捕获了大量对虾,创造了当时对虾捕捞的高产纪录。
魁蚶肉嫩鲜美,血液鲜红,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作滋补佳品、佐酒名菜。古书中记载魁蚶有“令人能食、益血色、消血块和化痰积”之功效。
蛎虾学名鹰爪虾,是纯粹的海捕虾,出水即死,所以小摊位上很难见到活的蛎虾,尽管卖相差点,但野生的味道是养殖虾不能比的。蛎虾味道鲜甜,崂山姜戈庄名产--金钩虾米,就是用其晒制的。
青岛有句俗话说“鲅鱼跳、丈人笑”,每到春季送几条鲜活的鲅鱼给岳父岳母,是青岛人富含文化意蕴的古老传统。青岛春鲅鱼个头大,肉质肥美,营养价值高,因而深受喜爱。青岛的“鲅鱼水饺”也是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将鲅鱼让头去骨,片下鱼肉切成小块,放入适量的调配料。大锅急火,煮出来的饺子,晶莹剔透。咬一口鲜嫩纯正,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晚秋至次年正月之间的沙光鱼是最为肥美时节,冬天到正月时,沙光鱼大个头的一斤3~4尾,洗净后整条下锅,在葱姜炸香后,将鱼在锅中翻炒一会,添上足够的冷水,中火,或者小火,煲一个来小时,一锅白白浓浓,鲜味十足的鱼汤就煲好了。
东海位于黄海的南面,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色泽绚丽,风光秀美。大量的陆源有机质和营养盐的注入,水温的终年温暖及不同水系的交汇,浮游生物得以充分繁殖,使东海沿岸水域成为多种经济鱼、虾、蟹类和底栖动物的良好产卵场、索饵场、育肥生长场所。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所在地,“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听阿哥踏海潮。夏季乌贼加海蜇,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关注公众号:藏家群。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在这一带,几乎每位渔民都会唱这首《四季渔歌》。
我国海域辽阔,在渤海、黄海、南海、东海中都有分布,要论品质最好,国内公认是舟山一带海域出产的带鱼,鱼身宽厚、鱼肉细滑,鲜美异常,近水楼台的浙沪两地人,没少“占便宜”。
要知道,舟山带鱼好吃那可是有科学依据的。世界各地海域都能捕捞带鱼,但因生活的海水盐分太高,所以这些地方的带鱼口感带腥且偏粗。而舟山渔场地理位置绝佳,处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口处,海域盐分较低,加之四季分明气温舒怡,自然舟山带鱼肉质更鲜嫩,还能品出甘甜呢!
想要品尝最正宗的舟山带鱼,要先学会挑选。正宗的舟山带鱼有“三小”、“一厚”。“三小”就是个头小、头小,特别是眼睛小,显著特征是眼睛为黑色。“一厚”则是肉厚,同样重量的舟山带鱼比其它带鱼要更窄更厚。新鲜的舟山带鱼是可清蒸,且鲜而不腥,无其他地方带鱼的大骨粒异物感,在海内外备受欢迎,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
大黄鱼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首,备受国人偏爱。珍贵的黄鱼不仅金灿灿的卖相极好,而且肉质肥美鲜嫩,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只要有以大小黄鱼入馔的菜肴便可尽显亮色。
在宁波名菜中,以黄鱼做主料的菜色占去了大半排行榜,清蒸黄鱼、腐皮包黄鱼、苔菜拖黄鱼、雪菜大汤黄鱼……宁波人对黄鱼的钟情付诸筷箸,惯于口舌。
东海野生大黄鱼,绝对算得上东海野生鱼中的高富帅,不是每个人都吃的起。下图为每条重达3斤以上的野生黄鱼,每条售价在万元以上。无论是别人请你吃,还是你请别人吃,野生大黄鱼绝对你值得拿去装逼显摆的一条鱼。
这是蝤蛑,上海人叫青蟹。台湾人叫“蟳”,或“红蟳”。主要栖息于东海的海岸线边缘,穴居于海滩边沿的泥涂中。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无毛。八月的大蝤蛑,力大无比,可与虎斗。是为资深补品。《本草纲目》:“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蟳,随潮退壳,一退一长。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所以异于众蟹也。其力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及也。”看,这只大蝤蛑超过2斤啦!够大够沉够威猛。价格不菲哦。每斤售价超过120元了。
这是小蝤蛑,其实也不小,据说是每年蝤蛑都有一次会脱皮后换新衣。只要它的肉长的很饱满了,它就要开始换皮,看,这就是刚刚换完新衣的蝤蛑哦。它的新衣服明显是青绿色,更鲜亮,帅气!只是它刚换完衣服,还很娇嫩,要小心翼翼的哦。
蝤蛑虎,东海近海滩涂的特色海产之一。此鱼虎头虎脑,尾部粗短有力,天然野生。每条重量约200克-250克,价格为70元1斤。蝤蛑虎只有一根主骨,完全没有小刺哦,而且味道非常鲜美。推荐菜式:野生蝤蛑虎炖本地鸡,重点是那汤,喝起来却别有一番味道。推荐滋补菜式:蝤蛑虎炖老酒。有大补、补肾壮阳之功效。主要材料:蝤蛑虎、老酒、姜片、冰塘、大蒜、食盐、味精。做法是:取蝤蛑虎每条约100克若干条,去内脏,切成数段,用老酒当水加姜片、冰糖、大蒜、食盐、用文火炖30分钟放味精。
正是这条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鱼,它专吃蝤蛑,所以被称为蝤蛑的天敌。为了让客官看清楚,小编将天生是敌的蝤蛑和蝤蛑虎放在一起。真是冤家路窄啊。
东海沿岸的一种特色海鲜,叫做土蚶,每只重100克左右,当地渔民视为超级补品,特别是女人生完孩子后的大补之物。做法很简单,用水烫熟即可食用,原汁原味,天然滋补。
这种黑乎乎的食材叫海葵,是处理好了的。随时可以下锅。海葵味道不仅鲜美,据说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烧汤食用味美而滋补。研究表明,海葵可入药,沿海渔民常用它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据说疗效显著。也可以采用辣炒海葵,同样鲜美无比的。
龙头鱼,别称忒鱼(潮汕话)、水潺(闽南语)、狗母鱼、虾潺、龙头鲓,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其鱼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柳市、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而浙北宁波、绍兴、杭州、嘉兴以及上海等地称之为龙头鲓,是因为鱼头貌似龙头,学名亦然。肉松软,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远运。鲜食味甚美,也可加工成干品。
望潮是一种小型章鱼,浙东沿海把小章鱼称为望潮,可能缘于它生活在海滩涂上,一有潮水涌来,它便会对冲上岸的小蟹、虾蛄等发起攻击,有谚语云:“大头望潮八只脚,十八后生追不及。立在洞中望潮至,送来蟹虾吃勿歇。”既是望潮,八月中秋潮水最大,故农历八月中捕获的望潮也最为肥美。
望潮“骨软膏柔”、肉质坚韧,很难嚼烂,影响鲜味体现。所以烧煮烹调时方法很有讲究。沿海人民摸索出一种好方法,即在烧煮前用小水辣蓼涂身后在地上或木桶里反复掼跌,没有小水辣蓼的用草木灰代替亦可。掼跌过的望潮无论热炒或红绕肉质松脆,吃起来一种神奇的鲜美淳香,回味胜过其他食物。
望潮的吃法有生炒、红烧、水煮等,宁波象山石浦渔港有名的海鲜“十六碗”,红烧望潮位列其中,视同海参、鲜贝、龙虾一样属高档菜肴。此菜鱼肉又嫩又脆,口感比目鱼肉更好。还有一味清汤望潮,但见清汤里浮着几只望潮儿,汤里撒着翠绿的葱花,望潮在其中似在游动,挟起一个放在嘴里,咬在嘴里感觉吸盘还在收缩,味鲜至极。鲜得来不及品尝,它就滑进肚里。
奉蚶,产于宁波奉化,又称奉化摇蚶,能补血健胃。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写道:“蚶出奉化县,品在车螯、蛤蜊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奉蚶。奉蚶颗粒较大,蚶肉肥满,蚶血鲜红,无泥腥味,肉味极鲜,早在唐代已成为上贡珍品。《本草纲目》记载,蚶肉具有“润五脏、益血色”等功效,自古以来是民间喜食的珍贵滋补佳品。可以用开水速烫后鲜食,也可以将鲜蚶洗涤后加上等黄酒密封浸泡加工成醉蚶,小小的血蚶肉质鲜美,色泽光亮,挖开来肉质饱满,还有血色的汁液,嘬一口,肉带着微微的酒味和酱香进入口中,醇香爽口。关于奉蚶还有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凡是正宗产地的蚶子贝壳上的瓦楞不多不少正好十八条。暗含“要发”之意,吉祥富贵的彩头,难怪宁波人宴席中少不了这道菜了。
梅童鱼因在梅雨季节洄游产卵繁殖而得名,三国时期由沈莹撰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载:“石首小者名躇水,即梅鱼也,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后来《台州府志》将梅童鱼作进一步描述:“似石首而小,黄金色,味颇佳,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出四明梅山洋,故名‘梅鱼’。或云:梅熟鱼来,故名。”至于说它是“梅童”,大概就是因为它身体较小,形似大头娃娃、童稚可爱的缘故。梅童鱼还有不少的俗名,梅子鱼、大棘头、朱梅鱼、大头宝等都是它的昵称。
梅童鱼颜色金黄,形似幼年的大黄鱼,不识货者叫它小黄鱼。其实,梅童鱼就是这小细模样,再长也长不成黄鱼的。刚起捕不久的梅童鱼,眼睛锃亮,金黄鲜艳,加绍兴黄酒、姜丝,再撒点盐,用以清蒸,起锅时撒些葱末,其味道之鲜爽、肉质之细嫩,吃到嘴里好像马上会化掉,那种鲜,直透人的骨髓。有俗语说:“冷水梅童赛黄鱼。”就是说新鲜的梅童鱼甚至比冰冻过的黄鱼味道更好。
野生滑皮虾,是舟山独特的品种,舟山海域的天然环境造就的特色海味,目前还不能人工养殖。相较于西沙群岛或北部湾的土虾,滑皮虾会更滑口和鲜甜。滑皮虾是俗称,学名叫哈氏仿对虾,属十足目,对虾族,对虾科,仿对虾属。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该虾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成为舟山近海拖虾作业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海鲜品种。
东海的梭子蟹肉质鲜美有弹性,特别好吃。农历九月以后捕捉的蟹称作“膏蟹”,体质丰满,质量最好,宁波特别喜欢选择肥硕的母膏蟹来制作宁波人非常喜欢的红膏呛蟹,那种鲜咸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的无上美味。
沙鳗学名星鳗,又名七星鳗。其鱼体侧线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喜好在海底石缝穴居,性凶猛,昼伏夜出,以鱼、虾为食。
在舟山,光是露出海面的岛屿就有1390个,半露或不露的岛礁更是不计其数,石缝洞穴奇多,是我国沙鳗的理想栖息地和最重要的产地。沙鳗营养极其丰富,有“水中软黄金”之称,富含多种养分,不仅强身健体、健脑益智,抗衰老、保护视力,而且由于其含有的西河洛克蛋白,是一种十分稀有的物质,可起到强精补肾的作用。
野生的沙鳗一般采取网拖和垂钓的捕捉方式,而两种方式中垂钓更佳,更有利于沙鳗品质的保证。在舟山沙鳗一年四季都可钓获,而7至2月为最佳,不仅个头大,且肥美。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为分布于中国东海和南海北部。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闽粤人称黄唇鱼为金钱鮸、金钱猛鱼。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被视为上等补品,素有“贵如黄金”之说。美国一家媒体公布了9种全球最贵食物,其中金钱猛鱼便位列其中。近几年来,屡屡爆出渔民捕获黄唇鱼卖出天价的新闻,一条鱼甚至可卖出百万以上。
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水交换量也大,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南海海鲜以三亚、湛江和北海为主,特点是种类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大。
也称四指马鲅,马友鱼,俗名章跳、午鱼、牛笋、祭鱼,是着名水产养殖经济鱼类。午鱼是湛江徐闻、吴川一带的海特产的一种特产,在广东湛江受欢迎度很高的,马友鱼属马鲅科四指马鲅属的一种鱼类,学名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SHAW, 1804) ),中国民间俗称午笋、祭鱼和鲤后,湛江人则一般称之为“马五”或“午鱼”。马友鱼是一种多脂肪的名贵鱼类,捕捞的数量不多,市场上较难买到。中国沿海均产之,以南方为多,又以湛江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马友鱼鲜品和干品最为著名。
生蚝是湛江最有特色的海鲜之一。在湛江无污染无公害的原生态海域中,养殖出来的生蚝肉鲜嫩肥美,口感极佳,爽、滑、甜,脆而无渣,是目前生态海鲜产品中唯一无人工投料养殖的。
炭烧生蚝作为夜店宵夜劈酒必备,从广东传至大江南北,而湛江生蚝作为广东生蚝代表,至今已成为各地烧烤街的门牌之一。每家湛江大排档的招牌上,都有一个蚝字。烤生蚝,大排档,没有这些,一个湛江的夜晚,纯属虚度!
沙虫这样东西,有人爱,惊艳于它的美味;有人厌,惊恐于它的样貌。沙虫又叫海人参,学名方格星虫,又称为光裸星虫,俗称“沙虫”。它的形状呈长筒形,体长约10-20厘米,体表一般呈亮肉粉色,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网格状花纹,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沙虫生长在沿海滩涂,对生长环境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就不能成活,因此也被称为“环境标志生物”。
目前盛产沙虫的海域,就以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市出的沙虫,为最顶级的,儋州的光村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沙虫。出产的沙虫以个体适中、肉质肥厚脆嫩而闻名。据当地渔民介绍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虫浮到浅海水面交配时所捕捞的为最佳,特具补肾壮阳之效。关注公众号:藏家群。近年来有些渔民为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不合理的挖采方式,譬如用高压水枪采捕,加之生存环境的污染,使得沙虫野生资源大幅下降。
沙虫虽不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别有风味。一根小木签将沙虫腹部刺破,将腹内的沙土及内脏清洗干净,再反复用清水将表面的滑浆洗净,佐以葱姜,以大火快炒,色白如雪,入口香脆带甜,嚼劲十足,堪称稀珍。有胆量的话,还可以生吃,鲜、甜、劲道,不沾芥末吃最好。当地人还将沙虫加工成沙虫干以便于保存,炸、炒、炖、烩、煮汤均可。海底椰沙虫煲汤,汤如牛奶之白,味则极鲜清甜,汤浓沾唇,有“天然味精”之称。油炸酥松香脆,为下酒佳肴。而蒜茸蒸沙虫,是广东最通常的吃法。